2016年5月10日 星期二
王崇儀:看誰當家 融合海巡軍警文
海巡署長王崇儀上午接受本報專訪,面對離任在即,他總結眼中的海巡署,現已運作出一個不同於一般典型的軍事、警務、文職行政機關,微妙又自成一格而共熔一爐的特殊文化。但他也說,現在的海巡署已經有軍、警、文融合的文化,但人性使然,未來關鍵「還是要看當家的是誰」。林全準內閣已宣布將由海軍副司令出身的李仲威接任海巡署長,這是海巡署成立以來,首位職業軍人出身的署長。純軍事將領出身的領導者,未來如何面對海巡軍警文融合的特殊文化,外界還在觀察。王崇儀以過來人身份,說出他對海巡署特殊組織的觀察。一句「看當家的是誰」,「交接」的意味濃厚。王崇儀說,他親身歷經八年與海巡官警橫的連繫、縱的交流,總結他對海巡署的印象,就是海巡署自民國89年成立後,經過若干年軍、警、文職人員的運作與磨合,已運作出一個不同於一般典型的軍事、警務、文職行政機關、微妙、親切自成一格而共熔一爐的特殊文化。而這樣的文化養成不易。王崇儀認為,這種海巡文化,未來若要硬將之一分為二或一分為三,即軍、警、文分明,海巡署未來將走向一個不知道未來的道路上。海巡署長王崇儀上午接受本報專訪,面對離任在即,他總結眼中的海巡署,現已運作出一個不同於一般典型的軍事、警務、文職行政機關,微妙又自成一格而共熔一爐的特殊文化。但他也說,現在的海巡署已經有軍、警、文融合的文化,但人性使然,未來「還是要看當家的是誰」。記者洪哲政/攝影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他大膽表示,以他自民國97年任職海巡職務至今,軍、警融合的交集度,已從過去的2成提升到8成。海巡的文化,已很難識別出是屬於軍、警或文職文化,署內文職人員經海巡特考進進用,但每周四上班都必須穿著海巡軍服,軍服一旦上身,就代表認同海巡紀律的文化,一個口令一個動作,而軍職在海巡署工作,也須與警、文打成一片。他說,現在海巡署從業人員,軍職人員將近8成,不能昧於現實說海巡署是一個文職機關,當初海洋委員會組織法在行政院討論時,當時的人事行政局與考詮單位,一度主張海巡署人事必須一條鞭,軍警文融合成人事的單行法規,但軍警文待遇退休與考詮都不同,根本不可能。王崇儀說,所以他當抵死不從,不在海巡署當家,不知當家的苦,有時海巡軍、警同處一室上課時,彼此間會為彼此的退休俸與加班費爭論,根本擺不平,要人事一條鞭根本不可能。但在各行其是的人事框架下,海巡署今日仍然融合成一種文化,很不容易。他說,現在的海巡署已經有融合的文化,但人性使然,這還是要看當家的是誰。他表示,海巡文化就是鎮海經略,無遠弗屆,而當前的海巡文化,就是使命必達。王崇儀說,他任內讓我國漁民較有感的,應是取締越界捕漁的中國大陸漁船。過去大陸漁民在我海域違規捕漁,海巡署取締都是罰錢了事,罰緩數額愈來愈高,大陸漁民違規卻愈來愈多;他任內改變作法,依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提供海巡署權限,大陸漁船一旦驅離不聽,就扣留漁船、留置調查,法律提供海巡的上限是3個月,之後再決定是否沒入違規漁船的漁貨和漁具,而祭出最嚴厲的手段,就是沒入漁船。王崇儀說,海巡署統計,民國104年海巡署對越界大陸漁船罰锾總額不到4000萬元,立法院給海巡署的歲入額是是5000萬元,但海巡署卻沒收了13艘越界漁船,價值高達1億元,越界大陸漁船因此減少,有效遏止越界捕漁歪風。王崇儀任內也致力推動台美海巡執勤技巧合作交流工作。他表示,他山之石可攻錯,看國際走到什麼地步,海巡署現正向美採購優選救生規劃系統,未來若發生海難,只要將洋流數據輸入系統,就可馬上提供往哪個熱區搜救的研判。王崇儀說,在他任內最重要成績,是南沙太平島碼頭落成啟用,碼頭將可增進南沙海域人道救援、航行自由與安全上,值得在我國海巡史上記上一筆。海巡大型艦艇與100噸巡防艇安穩泊靠太平島,不僅有助防務、增加補效益,且其所能發揮救生救難的能量,也是南海和平倡議的充分實踐。王崇儀指出,南沙太平島冬季有東北季風,夏季有強勁西南湧流,碼頭興建難度遠超過外界想像,光是將碼頭所11座沉箱跨海運送上島,可以用歷經險惡來形容,絕非三言兩語可蔽之。馬總統分別在太平島與彭佳嶼立碑,數噸重的碑石軍方無法以直升機吊掛上彭佳嶼,都是海巡人員以海運、機具克服困難地形,運送到定位?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